top of page

關注你的信念 你給出的是基於恐懼還是基於愛? 舉幾個例子:

我怕胖,怕不健康怕衰老,於是給自己吃健康食品或是只選擇所認知的營養健康食物,這不吃那不碰。

我工作賺錢,我因為怕沒錢過日子,所以我努力工作賺錢期望豐盛。

我擔心孩子生病不健康,於是外面醫生怎麼說,坊間育兒怎麼建議,我戰戰兢兢的選擇疫苗,飲食。

我怕環境污染,怕破壞生態,怕地球滅亡(誤)於是拒絕,抵制,甚至批判任何認知上覺得會造成危害的相關事物。

然而看起來都是做相同的事情, 如若改變心念角度:

我愛惜我的身體,於是我傾聽身體的聲音,給予身體真實需要的,而選擇了對身體良好能夠支持身體的一切事物,有覺知的選擇我的食,衣,住,行。

我熱愛我的生活,透過這我正在做的事情或工作活出自我價值,於是得到我應有的報酬而豐盛。

我愛的我的孩子,我學習一切能夠給予他支持的健康觀念與育兒知識,陪同他一起成長。

因為我關愛地球環境,行走坐臥保持覺察,什麼是對地球更加友善的行為,更進一步能夠幫助到環境與生態平衡,讓環境與人類共好。

你喜歡哪一個呢? 選擇哪一種信念,可以讓你有更大的擴展?




已更新:2019年1月25日

在一般的社交活動中,也許並不容易發現, 但一旦進入較為緊密的關係裡或親密關係中,可以覺察到自已的慣性與恐懼。 害怕自己不被喜歡,多麼的盡力表現最好的一面,博取歡心,不敢表現自己的需求,或更演化成連自我的一切需求雷達自動弱化,害怕在關係中因不被喜歡而遭拋棄或不被重視(對啦就被遺棄情節)⋯⋯在東方的文化裡特為尤甚! 從小在原生家庭裡如果受侷限,不被允許做自己、非在能安全發展原始自己本質天賦價值的教育環境中長大,很容易被灌輸了必須做好什麼或完成什麼樣的期待才能被關愛,便在大腦植入了為求生存而進入的討好變身程式。 若沒有覺知,便容易一生中都在不自覺討好他人、甚至失去自我與本質的連結的能力中自動導航活下去。


© 2015  Mesia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  • Facebook Black Round
bottom of page